今天(8月19日)是中國醫師節,在此向這群最可愛的人、向曾用生命守護生命的人道一聲:謝謝!祝愿所有醫生節日快樂!
本期新聞關注國內車市、新能源汽車、MDI價格、化工產業集群及國內聚氨酯產能等。
7月我國汽車產銷量同比分別下降15.5%和11.9%
8月11日,中國汽車工業協會11日公布數據顯示,7月,我國汽車產銷量分別達186.3萬輛和186.4萬輛,環比分別下降4.1%和7.5%,同比分別下降15.5%和11.9%。
據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介紹,1至7月,我國汽車產銷量分別達1444萬輛和1475.6萬輛,分別同比增長17.2%和19.3%,增速比1至6月有所回落。
中汽協數據顯示,1至7月,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150.4萬輛和147.8萬輛,同比增長均為2倍。在新能源汽車主要品種中,與上年同期相比,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同樣保持快速增長。
陳士華表示,7月,芯片短缺、原材料上漲壓力等不利影響依然存在,加上國內局部地區洪澇災害等極端天氣以及新冠疫情復發,也在一定程度上使汽車生產和需求受到抑制,因此汽車產銷量總體呈現出下降趨勢。
來源:新華網
“雙碳”路線圖漸明 新能源汽車再迎重磅利好
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開會議提出,“要挖掘國內市場潛力,支持新能源汽車加快發展,盡快出臺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”。
全國乘用車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在接受《證券日報》記者采訪時表示,挖掘國內市場潛力,支持新能源汽車加快發展是推動內循環的重要舉措,也是實現減少碳排放的方向性工作。
“隨著經濟環境的持續向好,新能源汽車產品的進一步豐富,新能源汽車下鄉、公共領域電動化等政策的落實開展,以及補貼和購置稅免征政策撬動效應的持續顯現,預計新能源汽車產銷規模將再攀新高。”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長、總經理安鐵成認為,2021年將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生機勃發的一年,產業將逐步走上“政策+市場”雙驅動的發展軌道。
來源:中國經濟網
國內外大廠紛紛上調8月MDI價格
? 東曹株式會社宣布將從8月16日上調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(MDI)所有產品的價格提高30日元/千克(約1764元/噸)。
? 萬華化學分銷市場8月份一口價20300元/噸,環比上次價格持穩。直供市場8月掛牌20600元/噸,環比上漲1000元/噸,7月結算19600元/噸(桶裝承兌)。
? 上海巴斯夫分銷市場2021年8月聚合MDI掛牌價21000元/噸,環比7月環比上調1000元/噸;7月結算價19800元/噸承兌價(現金減100)。
? 上海亨斯邁2021年8月聚合MDI對經銷商掛牌執行21000元/噸,環比7月上調500元/噸,7月結算價19800元/噸承兌(現金減300、散水減500)。
來源:第一塑價
千億級化工產業集群即將誕生?全球化工企業扎堆在滬建立研創中心
7月,上海發布《夯實基礎推動本市先進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(2021-2023年)》(以下簡稱《行動計劃》)提出,到2023年,新材料產業規模達到3000億元,重點企業研發投入占主營業務收入3%以上,培育3-5家50億級行業龍頭企業、20家10億級細分領域頭部企業和50家高成長性創新企業。
依托上海化工區為核心的杭州灣北岸區域,上海市計劃打造化工新材料千億級產業集群,依托“化工新材料”“超能新材料”“碳谷綠灣”“電子化學品專區”等新材料特色園區,發揮園區品牌效應,加快形成上中下游融合發展的先進材料產業鏈。
從《行動計劃》中,我們不難看到幾個關鍵詞——“打造化工新材料千億級產業集群”“培育行業/細分領域龍頭企業”。上海市正加快推進先進材料產業鏈式發展,通過政策引導,以產業龍頭帶動區域經濟資源要素整合與創新,形成發展合力。
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化工市場,中國占據全球市場份額的40%,而作為中國化工基礎雄厚,石油和化工產業相對集聚的特大型城市——上海,吸引不少全球化工企業布局中國市場。小編統計,光是今年上半年,就有超過7家化工企業在上海地區設立、啟動或升級研發與創新中心。
今年6月18日,上海化工區的上海國際化工新材料創新中心(INNOGREEN)正式投入運營。投運啟動儀式揭牌了首批入駐的全球化工巨頭,包括朗盛、英威達、羅姆等。
1、羅姆設亞洲技術中心,推出本土開發新產品
2、朗盛亞太應用開發中心
3、英威達1500萬美元設立亞太區研創中心
4、25年投資150億元,亨斯邁升級亞太區地區總部
5、漢高5億元投資成立創新中心
6、巴斯夫上海創新園三期正式啟動建設
7、科萊恩先進催化劑中國研發中心啟用
來源:CPRJ塑料橡膠
注銷登記、吊銷執照!近2000家化工廠被罰!
近兩年來,在疫情肆虐,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的大背景之下,很多化工企業的生存可謂是舉步維艱。更有甚者,部分化工企業因無力生存而被迫選擇倒閉。
根據中國市場監管行政處罰文書網公開資料顯示:70%以上的企業都是因為無正當理由超過6個月未開業,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此進行了依法處罰。
據不完全統計,2021年以來,由中國市場監管官網發布化工處罰企業數量驚人,其中僅2021年前七個月被處罰的化工企業數量近2000家。
因不同原因判決處罰從罰款到吊銷執照輕重不一:商標侵權、廣告虛假、凈含量規格不一等有6家被處罰罰款;無正當理由已自行停業連續6個月以上,且沒有辦理注銷登記有32家,吊銷營業執照;年度納稅申報未參加,登記住所無法取得聯系有6家,吊銷營業執照。
要以不合格產品、生產銷售的企業為重點,對企業突出產品質量問題開展集中治理,及時發現和消除質量安全隱患。
來源:化纖頭條
聚氨酯:建成全球最大原料和制品基地
目前,中國聚氨酯主要原材料產能均超過全球產能的1/3,成為全球最大的聚氨酯原材料和制品生產基地,也是世界上聚氨酯應用領域最全的地區,行業原料和制品生產、消費量持續增長,產業結構持續優化。中國聚氨酯原料產值600億元,制品產值3200億元,生產了全世界95%的冷藏集裝箱、70%的玩具、60%的鞋子。
當前,聚氨酯工業邁入了以創新引領、綠色發展為主題的新階段。目前我國建材、氨綸、合成革和汽車等聚氨酯下游產品的產量均居世界第一。國家正在大力推廣水性涂料、實施建筑節能新政策、發展新能源汽車,也為聚氨酯產業帶來巨大的市場機遇。我國提出的“雙碳”目標,將推動建筑節能和清潔能源產業快速發展,為聚氨酯保溫材料、涂料、復合材料、膠黏劑、彈性體等帶來新的發展機遇。
今年4月,中國宣布接受《〈蒙特利爾議定書〉基加利修正案》,加強氫氟碳化物(HFCs)等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管控。我國是全球最大的HFCs生產、使用國,其中HFCs發泡劑在聚氨酯泡沫行業廣泛使用,削減工作存在挑戰。目前補天新材料、紹興華創、江蘇美思德等公司針對聚氨酯行業發泡劑ODS替代任務,加大了新型發泡劑及與之相配合的勻泡劑、催化劑等助劑的研發升級,為改善大氣環境貢獻力量。
來源:中國化工報